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策划

地方政府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如何确定战略定位

时间:2011-08-26 00:00

1、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要素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投资大、技术含量高、产品应用成本高等特点。产业的发展既受到内外部资源要素的制约,还受到市场需求推动,由于其高投入和高成本应用特征,其发展同时还受到政府政策因素影响。另外,新能源产业逐步实现国际化融合发展,国内新能源产业一方面依赖于国外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国内区域新能源产业的定位和发展不仅需要考虑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情况,同时需要考虑相关产业的支撑程度。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受到资源要素、市场需求、产业链建设、产业竞争环境以及政府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图1 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要素

  其中,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原料资源、技术资源、交通资源、新能源自然资源等;市场要素是指区域对新能源产品应用(目前普遍表现为发电应用或者燃料应用)的消化、容纳能力,包括未来几年的消化能力,以及特定产业的市场半径;产业竞争是指新能源产业在本区域市场内或其他目标市场内所面临的同类产品竞争情况;政府要素是指当地政府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注度和支持度,包括政策、资金等支持;相关产业是新能源产业上下游相关产业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能力,包括新能源装备制造生产能力、原料配套生产能力等。

  2、产业定位确定

  “十二五”我国新能源产业将面临较大突破,不管是产业还是市场环境将日渐成熟,产业发展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机遇期,需要重新审视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主动出击,密切关注国家新能源战略方向,仔细研究产业发展规律,准确分析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十二五”新能源产业规划研究与制定,打造“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即:抢位发展、本位发展、换位发展、定位发展。

  ——抢位发展:抢占先机,率先布置高端产业

  新能源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能源利用形式,随着技术成熟和应用推广,新能源产业具有从替代能源逐步走向主流能源的发展趋势。

  不论是中国还是全球,新能源产业技术和产业规模增长保持同步快速增长。以光伏产业为例,按照技术成熟度,太阳能电池技术已经经历了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为核心的第一代太阳能电池,到以各种薄膜电池,包括非晶硅薄膜电池(a-Si)、锑化镉太阳能电池(CdTe)、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CIGS)、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纳米二氧化钛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电池,以及各种超叠层太阳能电池、热光伏电池(TPV)、量子阱及量子点超晶格太阳能电池、中间带太阳能电池、上转换太阳能电池、下转换太阳能电池、热载流子太阳能电池、碰撞离化太阳能电池等新概念太阳能电池组成的第三代电池。

  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区域从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出发,以新技术为切入点,抢占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至高点,着力发展高端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的新型高端技术开发,也包括潮汐能、地热等新型能源技术的研发应用。

  ——本位发展:激活存量,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

  国内区域新能源产业以细分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特征,形成了类似于河北保定“中国电谷”、山东德州“中国太阳城”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这些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当地政府采取的不断壮大已有新能源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加强产业环境建设等措施密不可分。

  未来区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持续发挥现有新能源产业资源优势,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生产能力,并提高重点新能源产业技术实力,通过技术升级和规模壮大促进产业不断升级。

  ——换位发展:把握时势,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

  从全球来看,新能源产业转移和产业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的长三角和环渤海成为承接新能源产业转移重点地区。天津滨海新区积极把握新能源产业机遇,通过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土地优惠、厂房建设、资金补贴等多种方式吸引外资,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发展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风电设备制造基地之一。维斯塔斯风力发电设备(中国)有限公司、LM、汉森(HANSEN)和弗兰德集团等大型风电设备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入驻滨海,成为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力量。

  从国内看,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开始发挥,新能源产业基地相对成熟的江苏无锡、常熟、河南洛阳、河北保定成为新能源产业及配套产业企业重点转移对象。

  未来,随着中国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市场的成熟开放,将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向国内实施产业转移,同时,国内新能源产业规模的壮大也将推动国内不同区域间新能源产业转移。我国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凭借资源禀赋,需要积极参与新能源产业在区域间的分工,承接发达地区新能源产业转移。

  ——定位发展:科学定位,确保“十二五”规划落地

  地方政府在制定“十二五”新能源产业规划时,既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方向,又要立足于产业发展规律和区域比较优势,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制定激发产业活力的产业政策,落实可操作性强的重大专项,打造服务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确保“十二五”产业规划落地。

  产业政策的制定有两种主要思路。一是利用核心问题分析法,充分调研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核心问题,分析制约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面向产业发展政策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二是利用对标比较分析法,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经验,甄别出对产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的产业政策,获得有借鉴性的政策建议。

  重大专项的安排,必须围绕本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定位,明确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市场推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或重大工程建设作为重大专项。重大专项的实施,要根据本地区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逐项论证启动。同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大专项进行动态调整,分步实施。

  重大平台的建设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需要来合理安排。建议重点打造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平台、培训平台、人才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等全部或部分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形成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关资讯推荐